§第二章 亲情维系——用歪理制造搞笑的温馨

书名:
很经典的人生歪理
作者:
释颢
本章字数:
13241
更新时间:
2022-12-07 15:36:56

小时候靠爹妈,长大了就有义务逗得他们笑哈哈,即便是歪理也要让家里的每一个人心服口服,只有这样,家里的气氛才会快乐而温馨。说不定有一天,你无意间说出的“歪理邪说”,就会被家人奉为至理一代代地传颂下去呢。

歪理一:溺爱不是爱,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严家无悍虏,慈母多败子”,别让孩子在溺爱中失去了自我独立的意志。作为父母,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是要明白,你能照顾孩子一时一事,却照顾不了孩子一生一世。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的孩子,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今日的溺爱或许就为孩子日后的平庸埋下了种子。有两个在一座寺庙里的和尚受师傅之命,去离寺庙较远的戈壁滩上植树。和尚甲对小树照料得很细心,不辞辛苦地定时定量给小树浇水、施肥;而和尚乙对待小树却大大咧咧,远没有和尚甲那么细心周到,他只是隔三差五地去给小树浇水、施肥。

好在两棵小树都长得很好,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一天夜里,忽然刮起了大风,整个戈壁滩都被大风席卷了。第二天一早,风停了,再看两人栽的小树,居然有了明显的差别:和尚甲种的小树被大风连根拔起倒在地上,和尚乙栽的小树则依然挺拔地竖立在戈壁滩上,只是被风刮断了几条小树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被照顾得细致入微的小树,由于轻易就会得到水分和肥料,就不必费力地扎根到深处;而被照顾得“不够好”的小树,不得不努力把根扎牢、扎稳,去寻找足够的水分和肥料。

将此道理置于孩子们的身上,同样不难理解。现今的孩子们,多是在父母或者祖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没有经历风雨的机会,就像那棵被照顾得极好的小树一样,一旦遇到大风就会被毁掉。

很多人对于那种无私而真挚的爱,通常是给予赞美和肯定的。可很少有人会想到,溺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而且这种伤害是致命的。

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过分的溺爱和娇惯常常会使孩子变得任性。例如那些特别容易就能得到物质满足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常常不会处理学习、工作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挫折。而且,心理学家认为,对孩子放纵和溺爱的父母,会使他们将来更易于焦虑和沮丧,孩子长大后甚至会丧失掉独立的能力。一位母亲被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因为她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如今30多岁的年纪了,甚至不懂得该如何去恋爱,她不得不去找心理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了。”

夫人点了点头。

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了?”夫人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你嫌他笨手笨脚了,对吗?”

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

专家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为他找到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

这位母亲更惊愕了,她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凑近专家说:“你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这位母亲问:“那我该怎么办?”

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结婚的时候,你最好准备好房子;他没钱的时候,你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你以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很多父母就像故事中的那位母亲一样,在孩子的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爱,这种爱没有原则,毫无节制。孩子在他们的心中是心肝宝贝,他们不惜牺牲时间、金钱、精力等一切可能的代价,去换取对孩子的爱。

但事实上,对孩子的爱过了头,反而对孩子造成了伤害。例如父母对他们的大包大揽常常会使孩子变得懦弱无能。例如上述案例中,孩子最后连恋爱都不会谈,这实在是件可悲的事情。

那么作为父母,该如何正确地关爱孩子呢?以下两点值得借鉴:

第一点是原则问题坚决不让步。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父母如果缺乏原则,就无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父母不要出于迁就而妥协退让,也不要像上面故事中的女士那样模棱两可、优柔寡断,从而给孩子以可乘之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斩钉截铁地给予回绝,不留任何余地。策策是个初二年级的中学生,看到班里一些同学有了手机,就央求爸爸也给他买一部。

对于儿子的这个要求,策策的爸爸一口回绝了。不过,策策并没有就此放弃,软磨硬缠地找妈妈买手机。妈妈同样不答应她,只是严肃地说:“你现在没有用手机的必要,而且不要去追赶时髦。”

见找妈妈也行不通,策策难过得蒙头大睡,一个下午也没离开卧室。

晚上,加班回来的爸爸走进儿子的房间,语重心长地说:“策策,虽说买个手机也不会影响咱们家的经济状况,但是这个东西并不是必需品。你每天上学下学都有姥爷接送;学校里有什么事,老师会给我们打电话;咱们家里也有座机,你的同学需要联系你,可以打家里电话。所以爸爸妈妈都不同意给你买手机。”

听了爸爸的话,策策彻底打消了买手机的念头,第二天照常上学去了。第二点是多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面露委屈,就立刻插手帮助孩子。父母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然后振作起来;如果孩子情绪反应过度,父母要给予温情的鼓励,让孩子摆脱失望、伤心等不良情绪反应,及时树立信心。锐锐身体素质很好,因此在学校总是吹嘘自己是个体育健将。也不怪他吹牛,谁让他拿到了百米冠军呢?面对老师的嘉奖、同学的羡慕,锐锐早已认定自己是“刘翔的接班人”。

看到锐锐的洋洋得意,爸爸意识到孩子的思想出了问题。于是,他带着锐锐去爬一座比较陡峭的山。山路高低不平,锐锐也感到了一丝难走。不过,爸爸并没有说什么,而是鼓励他继续前行。看到锐锐踩到小坑里摔倒在地,他也没有马上搀扶,而是鼓励道:“摔倒了,勇敢的孩子要自己站起来哦!”

一趟下来,锐锐已经气喘吁吁。他这才明白,原来自己的身体根本没有想象得强壮。从这天起,他再也没把过去的成绩挂在嘴上了。只有经历过风雨历练的石头,才有变成宝石的机会。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们要避免帮助孩子创造一个“万事如意”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养尊处优。正确的做法是,时常给孩子“创造”一些困难和障碍,让他们去经历一些挫折,战胜一些挫折。要知道,这会是孩子成长和独立过程中最珍贵的财富,也会是他们成材成功最需要的养分。

歪理二:家不是个可以讲理的地方

在哪儿都可以有脾气,就是在家没脾气,确切地说谁都可以在家里面耍个赖嚣张一下,不出圈子谁都会原谅你,因为家本身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既然无条件接纳,也必将无条件包容。生活中当然需要追求真理,但是对真理的追求,也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如果不分场合,总是强调绝对的“客观”,那最后这些“真理”带给自己的必然不是幸福,而是祸端。对于家庭生活,更需要两个人的容忍与包容,遇到一些事情,有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许可以让家庭的关系更为融洽一些。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成为夫妻,那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在芸芸众生中,能和一个人相识、相知、相恋、相伴,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情缘!

但有些人不懂得去珍惜这份缘分,不区分场合,总是和爱人较劲。每天工作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回到家中,还要为家庭中一大堆琐事斗嘴,矛盾在平淡日子里滋生蔓长,这样的生活又怎有幸福可言?

有些人得理就不饶人,只图自己痛快,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其实,家不是一个可以讲理的地方,许多问题无需分出高下。遇到事情,适当保持“糊涂”一些,就可以避免很多的摩擦。

对于家庭生活而言,最忌讳的就是讲道理,越讲越会牵扯出更多争执,结果,两人的生活就像是科学家在求证真理,总是用标准去衡量所有的行为,最后闹得天昏地暗,也不会产生任何结果,完全得不偿失。综观我们身边,有多少夫妻为了占得“理”字就彼此争执,甚至大动干戈,在纠缠不休中淡漠了爱情,最后劳燕分飞,原本的爱人最后成了陌路冤家。

在某晚报上,曾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2008年8月19日,在吉安县,一对夫妻吵架后,双方都说要喝农药一死了之。

本来妻子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可谁料想丈夫却真的较起劲来,拿起一瓶农药就往自己嘴里灌。

最后,丈夫由于中毒过深,救治无望,离开了人世。此时的妻子感到痛不欲生,后悔当初不该如此计较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人们常常把爱情比做糊涂的爱,认为爱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婚姻更是如此,对于婚姻生活而言,更需要用一个望远镜才能看到它的轮廓,而不能用显微镜去研究它的细节。生活中总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也就需要我们能大而化之,以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如果总是太较真的话,就会像上面的例子一样,夫妻双方因为太过较劲,假戏真做,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才会明白这份对待生活应有的态度。对待生活,一定要懂得这样的道理——既为夫妻,切莫讲理;面对分歧,要先学会使用“包容”,而后再使用“评理”。

爱人看似不可理喻的时候,其实更是他希望能得到你宠爱、慰藉和理解的时候。这时候道理并不是最重要的内容,来自对方的呵护才是最为关注的对象,而这也是解决矛盾的最好“良剂”。遇到问题的时候,你可以这样想,她是你的妻子,不在你面前撒撒娇、耍耍赖、使使坏,你让她能找谁去?他是你的丈夫,在外边可能顶着诸多压力,无处释放,不在你这宣泄又能在谁那里找到依靠呢?一个老农民在去赶集的路上,用一匹马换了一头母牛,然后用母牛换了一只羊,用羊换成了鹅,用鹅换成鸡,最后用鸡换了一个烂苹果。

他换来换去,换的东西越来越不值钱。当他回到家的时候,拿出了那个烂苹果,并且讲了他在路上所发生的故事。他的老婆没有丝毫的生气或者抱怨,相反却总是在夸他每次的选择都是对的。

因为不较劲,不过于讲所谓的道理,他们的婚姻才得以幸福地保持下去。所以说,不较劲的人才明白生活的真理,具备婚姻的大智慧;会装傻的人的婚姻才是稳定而快乐的婚姻。2006年情人节这天,美国有线电视网CNN隆重推出了一对夫妇,他们是102岁的丈夫兰迪斯和101岁的妻子格温。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美国,他们创造出了一项纪录——他们幸福的婚姻生活居然维持了整整78年时间。人们纷纷问他们有何爱的秘籍?“在家里的时候,没什么值得较劲的事情,或者说,家人之间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该闭嘴的时候就闭上嘴巴,就可以了。瞧,78年我们就这样过来了!”这就是他们对生活的诠释。

幸福,只是因为人们懂得家不是一个可以讲道理的地方;不幸,是因为有人把家错误地当成了讲道理的地方。在家这个地方,讲得更多的是爱,是彼此的包容和理解,除非两个人真的不想在一起过了,那就开始学着用各种“真理”标准去衡量彼此的行为,不用多久你们就会获得坚持“真理”的后果。最会讲理的夫妻没有爱。太爱讲理了,他们的感情就不会再容纳包容,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清晰,在彼此之间就很容易划分出明确的界限,而这对于生活而言,自然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不要和爱人较劲,必要的时候保持缄默不语,就会让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大而化之,而你也会收获人间最美的幸福。

歪理三:处好婆媳关系,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婆婆和儿媳不是一出对台戏,但要是都不懂让步说不好这一老一少两个女人就会成为冤家。本来就不是一个时代人,代沟和隔阂也是在所难免,本应退一步海阔天空,可女人为什么一定要为难女人呢?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的一本经就是“婆媳关系经”。自古以来,在家庭生活中,两代人之间发生矛盾,最为明显、最为常见的起因,就来自婆媳关系。

可以说,婆媳关系是永恒的话题,在影响婚姻幸福及家庭和睦的诸多因素里,“婆媳关系”可谓是仅次于婚外恋的破坏夫妻感情的又一杀手,甚至有人戏称其为影响婚姻质量的“恶性肿瘤”。

由此可见,婆媳关系处得如何对婚姻的影响力和伤害性非同一般呀,这不得不作为青年男女步入婚姻殿堂前的一门“必修课”。电视剧《双面胶》讲的就是现代版的婆媳大战。上海姑娘丽娟嫁给东北小伙子亚平。在婆婆未到来之前,他们夫妻二人生活得相当温馨甜蜜。亚平是个标准的好丈夫,对老婆嘘寒问暖,关心备至。

但是,当媳妇遭遇婆婆,这让丽娟感觉家里不再温馨了。其导火索都是寻常小事,比如谁洗盆刷碗、谁拿电视遥控器等。可就是这些日常琐事不动声色地一点一点剥出婆媳间的矛盾。加之关于孩子、金钱等纠纷,让她们的矛盾与日俱增,摩擦不断升级……很多人都觉得《双面胶》剧中人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将面临或正在面临。为什么婆媳之间的矛盾如此难以调和呢?

有人说,婆媳关系不好,是因为双方没有血缘关系。可是公公和儿媳妇之间也没有血缘关系,他们的矛盾并不常见。岳父、岳母和姑爷之间同样没有血缘关系,有矛盾的也不多。有的岳母对姑爷比对亲生儿子还好。所以,婆媳之间矛盾多,恐怕还得从女人的家庭角色、女人的特性和婆媳之间的特殊关系上找原因。

首先,中国自古主张“男主外,女主内”。女人通常是包揽家务,掌管财务的。这些事太烦琐细微了,而婆媳又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因而难免产生分歧和矛盾。而婆婆做了几十年的内当家,现在把权力交给媳妇,媳妇在家庭事务中唱起了主角。对这种角色的转换,做婆婆的往往不易适应。

其次,爱唠叨、小心眼、敏感多疑也是女人的一大特点。婆媳同为女人,自然会有相互厌烦、猜疑、较劲的时候了。

再次,有些婆婆对儿媳有敌视态度,生怕儿子因为媳妇而与母亲疏远;有的媳妇很在意自己在丈夫心中的地位是不是最高的,是不是比过了婆婆。这种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戒备,往往成为激化婆媳矛盾的潜在的“催化剂”。

此外,做婆婆的这一辈子是如何对待自己丈夫的,她也希望儿媳妇如何去对待自己的儿子。那么,在对这同一个男人的爱上,婆媳二人就会引发冲突。可是,现代的职业女性在外边承担着和丈夫一样的压力,她们也朝九晚五,不得清闲,回到家里,很难会有精力为老公和婆婆做一大桌好菜,然后收拾家伙、做家务。媳妇也是人,同样会感到累。可是,大多数婆婆很难接受这一点,认为儿媳妇没有尽到做妻子的职责。

当然,引发婆媳之间矛盾的原因还有很多,不一而足,在此不一一赘述。实际上,即使婆婆和媳妇都通情达理,都是大善人,她们同在一个屋檐下也会发生很多不快。婆媳矛盾一旦形成,家庭不和谐现象就会出现,这时婆媳矛盾如再继续发展,往往就会引发夫妻之间的婚姻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化解婆媳矛盾。

首先,做婆婆的不要认为自己的儿子把爱全部给了媳妇而怨恨她,也不要总想跟媳妇争宠。想一想自己年轻当媳妇时的苦衷吧!那时,你不是也希望婆婆能多给自己和丈夫一些自由的空间,希望丈夫多给自己些温情和爱意吗?设身处地地为媳妇想一想,就会理解儿子和媳妇的情意绵绵了。对媳妇多点理解、体谅、关心和帮助,那么,媳妇即使“是块石头也能被焐热的”。

然后,婆婆还应该心存感恩。毕竟这媳妇不是外来侵略者,不是来与你争夺儿子的,相反地,是这个媳妇让你的儿子结束了漂泊不定的单身生活,她不仅照顾着你的儿子,而且还不辞辛苦地为你家生儿育女。因此,不要总想着与媳妇争夺家庭控制权。家和才能万事兴,你对媳妇好就是对儿子好。如果你常在儿子面前赞扬媳妇,话传到媳妇的耳朵里,她一定会更加敬重你。

作为一个有修养的媳妇,同样也要对婆婆持有一颗感恩的心。别的暂且不说,每天和你相亲相爱的老公是婆婆含辛茹苦拉扯大的,也许她给不了孩子良好的物质条件,但是每个母亲对孩子的爱都是无价之宝,是任何东西都无法衡量、无法比较的。老公是婆婆生养的,没有婆婆,哪有老公!

作为媳妇,要理解婆婆对儿子的爱。一般来说老年人孤寂感比较强烈,特别是老伴去世、身体多病的老人,在感情上十分需要儿子的倾斜,同时又担心媳妇疏远自己,或对自己不闻不问。在这种情况下,做媳妇的就要理解婆婆的心情,体谅老公的难处,主动向婆婆示好,尽量满足婆婆的需求,这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心底无私给自己家庭和生活带来的那份愉悦、那份坦然、那份轻松。

另外,媳妇还要尊重婆婆的看法。在婆婆眼里,儿子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而媳妇则是个成年人,不该再染有孩子的习气。那些爱撒娇的妻子为了家庭的和睦,在婆婆面前不妨忍一忍,尊重婆婆的看法,撒娇必须回自己的卧室。媳妇要做到适时适当地约束自己,得到的回报将会更多。婆婆对儿子的爱也许是你改善与婆婆相处的心理基础,让婆婆时时感受到你对丈夫的关爱与照顾是如此的周到,这样,她才会从心底认同你,放心地将儿子交给你。

另外,在婆媳关系中,儿子的“中介”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婆媳关系本来就是亲子关系与夫妻关系各自的延伸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家庭人际关系,儿子在婆媳关系中扮演着“中介”角色。婆媳之间发生矛盾时,儿子可以起疏导作用。由于婆媳之间既缺少母子间的亲切,又没有夫妇间的密切,因而出现了隔阂往往不容易消除,通过儿子从中周旋,可以消除心理屏障,从而使婆媳和好如初。

歪理四:对爱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婚前睁大眼是因为你要选择一个你受得了的,既然有把握受得了,那么结婚以后,就对你身边那位好点,学学猫头鹰,做做糊涂神,既然当初有信心耐受得住,现在就把一只眼闭上休息休息吧。现在许多年轻夫妻都在追求独立,生活独立、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对,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独立的权利,这件事情是无可厚非的,并且还应该大力支持。然而,有一些人把这种独立看成绝对的独立或自由,任何事情都不允许别人干涉,如果别人一旦触及到他某一方面的利益,他就会像刺猬一样竖起身上的利刺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就拿经济来讲,独立固然很好,但并不等于说夫妻双方就要严格划分出二人之间的经济界限,各挣各的,各花各的,双方绝不允许对方侵犯一点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样的两个人,根本没必要一起生活了,因为他们的关系早已名存实亡、形同陌路了。有这样一对年轻的夫妇,打结婚那天起就立下了一个规矩,你的钱是你的,我的钱是我的,婚姻是靠感情维系的,钱却是要AA制的。本以为这样一来,大家两不相欠,公平合理,谁也没必要去管谁,可时间一长他们之间的婚姻还是发生了问题。

男人开始怀疑女人是不是有什么别的企图,而女人开始怀疑男人是不是手里的钱太多准备到外面干坏事。总而言之,双方嘴上不说,但心里却开始彼此猜忌,将手里的钱抓的越来越紧。今天女人看见男人老晚回家就开始琢磨是不是他在外面跟别的女人玩儿了一晚上,男人有钱了,肯定就是会学坏的。而明天,为了报复赌坊的这种卑劣行为,女人也有意晚回家,还把自己捯饬的花枝招展,回来以后也是如一缕清风一般兴奋的飘飘然,但任凭男人怎么问,她就是不告诉他自己去了哪儿。于是男人开始琢磨,究竟她捯饬那么漂亮干什么去了?而且还带回来那么多新鲜的话题,谁跟她说的呢?莫非是因为有钱了,所以到外面去招惹别的男人了不成?就这样循环往复,两个人由起初的在乎,变成在意,又从在意变成了猜忌,而后又转变成了对对方时不时产生的反怒,而当愤怒无济于事的时候,两个人反倒平静了,因为他们觉得感情已经偏向于淡漠,大家都觉得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正当他们准备将这段婚姻结束了事的时候,有一位长者向他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建议他们每个月轮换掌管财政大权,并且不管是谁出去有事,都要提前告知另外一方。如果真的出现了需要巨额破费的事情,两个人一定要用一个小时候的时间开一个小型的家庭会议,来探讨一下这个钱究竟有没有必要花出去。看着这么多老人苦口婆心的劝说自己,这小两口碍于面子,终于决定勉强试试看。结果没有想到的时候,不到一年的时间,两个人反倒又过到一块儿去了。第一个月,男方把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上交女方管理,第二月再轮到了女方,其中固定多少钱需要固定存起来,多少钱是可以财政掌管者自由支配家庭开销,而多少才是两个人分别的零花钱,除此之外因为很多花钱的事情必须达成共识,因此他们必须坐下来彼此就和着探讨问题。所以交流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多,双方也对彼此有了新的认识,彼此的隔阂和猜忌也就彻底打开了。很多人都把配偶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从而干涉对方的社交和限制对方行动,这样做是非常愚蠢的。俗话说:“物极必反。”管得太死,就会让对方产生逆反心理。对方不仅认为你这样根本不是爱他的表现,反而觉得你管得太多,不信任自己。如果整天疑神疑鬼,整天管着对方,这也不行,那也不对,这样的爱会让人喘不过气来,爱情之火也会随之熄灭。

聪明的做法是,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弄个明明白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分流水二分尘”,就算你天生有一只天眼,洞悉世事,到头来伤了的不仅仅是眼睛,还会连累婚姻。只要把握住婚姻生活的大方向,不偏离正常的轨道,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不要过于计较了。

戴尔·卡耐基认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忍让、和善、冤吞。与其费尽心机地去管对方,倒不如试着妥协一下。

歪理五:亲密无间,幸福就会有“间”

即便是伴侣也没必要天天在一起起腻,就好比肉好吃,吃多了肯定会出问题。爱情好比配菜,时间、空间都是调味搭配的材料。再好吃的东西每天吃也会烦,更何况是一个每天都要跟你见面的大活人呢?很多人以为,亲密无间是维持夫妻关系的最佳状态,于是婚后巴不得时时刻刻能够和爱人腻在一起,耳鬓厮磨,在婚姻的城堡里忘却春夏与秋冬,呼吸着彼此的呼吸,感受着彼此的感受。

殊不知,两个相爱的人亲密过度,不给对方留空间,相处时间长了,人在幸福之余就会感到“有点累,有点烦”,生活中的矛盾也就不断增多了。就如同汽车与汽车之间没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就容易撞车,两只刺猬靠得太近的话身上的刺就会刺伤彼此。每天先生上班后,身为家庭主妇的贾妮就一个人在家买菜、做饭、看电视、锻炼身体等,时间完全由自己安排,做一切事情都无拘无束,就连拖地板也爱哼着歌儿。他们夫妻间的感情更是深厚,两不相疑。

为了能尽量多地陪陪妻子,在设计院工作的先生宣布要做SOHU族,把工作室搬到了家里。刚一开始,夫妻两人还快乐地在家一起做饭、吃饭,享受美好的二人时光,但时间不久,夫妻之间爆发了玫瑰战争。

先生横看竖看贾妮不顺眼,说边看电视边择菜做事没个做事的样子,嫌她炒菜不是咸了就是淡了。贾妮觉得和先生相处也特别难,她每天看着哑巴电视,做饭、打扫卫生更是蹑手蹑脚,不敢发出刺激的声响。久而久之,她觉得生活不再有乐趣,情绪也变得十分消沉。

毫无疑问,两人的生活距离近了,可是心理距离却渐行渐远了。因此,两个人无论怎样亲密,也必须有一定的距离。都说距离产生美,但是夫妻之间保持怎样的距离才会产生美呢?这个距离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亲密有间的这个“间”。

小米是一个成功经营婚姻的女人,她就非常懂得给丈夫留一些独处的时间,下面来看看她是如何做的。小米是个十分幸福的女人,结婚6年来与老公一直和和美美,就连红脸的时候都很少见。有好友请教小米经营婚姻的秘诀,小米温柔地回答道:“因为我们虽然亲密,但保持了必要的距离。”

由于老公是大学老师,经常要外出讲课,结识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经常会邀请老公出去喝酒,小米从来不追问他跟谁喝酒。每次老公喝得喜气洋洋地回家,她也不会因为自己被忽略了而怪罪他,反而更加温柔体贴地对待老公,唤醒老公对自己的爱。

有时候,老公的朋友会来电话、寄信或是前来做客。小米从来不在乎老公的这些朋友是否是异性,对于他们打来的电话、寄来的信件她更是不横加干涉。倘若有朋友来访,她还会热情地款待他们。

“两个人再怎么相爱,仍然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不可能变成同一个人。把老公作为独立的个人予以尊重,并给老公留独处的时间,所以,我们的婚姻才能如此和谐。”小米笑着补充道。的确如此,在男人的天性里,他们除了希望从女性的需求和拘束之中获得关爱之外,还希望获得一个以自己的方法来支配自己的灵魂的机会,不给对方留些许独处的时间,那种令人“无间”的紧张状态会让人无法享受自由独立的幻想,时间久了就难以忍受,忍不住想逃。

有一位事业有成、外貌潇洒的标准单身男人曾说:“如果能有一个女孩愿意陪伴我,而在我希望独处的时候,能够理解和尊重我的这一基本要求,让我自己去做我自己喜欢的事,那么我就会爱上她,并马上与她结婚。”

总之,激情总会过去,等婚姻进入一个稳定阶段时,你要懂得亲密有“间”,给对方适当的自由,这是保证婚姻和谐美满的最基本前提。不过,其间分寸的把握,方式的选择都是因人而异的,最好不要一概而论,否则婚姻关系又将走入另一种无“间”了,这也是要不得的。

歪理六:厨房不是女人的天地,男人也要有“铲权”

人是独立的个体,谁离开谁都要活下去,即便是夫妻,也没有必要把家里的哪一部分划分为某人理所应该待着的地方。如果厨房是女人的天地,那么女人一周不在,男人就准备抱着“铲权”等死吗?女人扎了堆,就会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东家长,西家短,但是谈论最多的还是自己的老公。“他总喜欢把东西乱丢,完了还得我收拾”“家里垃圾成堆他都视而不见”“他连自己的臭袜子都要我洗”“他从来不进厨房,我做好饭还得帮他盛”……我们常常会听到女人抱怨男人不做家务的话。

的确,很多男人没有做家务的意识,他们把女人做家务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其实,现在不是古代,女人也像男人一样在外打拼,工作家庭两头兼顾往往让她们身心疲惫。这一点,也让很多女人开始惧怕婚姻,担心自己被套上枷锁。

其实,女人也无需惧怕,我们既要懂得和男人分享婚姻的甜蜜,也要和男人分享婚姻里的烟火气息。适当地培养他们做家务的习惯,适时地为他们递去炒菜的铲子,会给婚姻增加别样的趣味。拉拉和云峰恋爱的时候,云峰很疼拉拉,经常在家里做上一大桌可口的饭菜,叫上拉拉和她的死党们一块去品尝。每每在风卷残云般地吃光所有的菜之后,死党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拉拉啊,你真走运,捡到了全天下最好的男人。”每当这个时候,看到死党们羡慕的眼光,拉拉就幸福得好像住在云朵里。

就在朋友们的羡慕眼光里,拉拉和云峰在一年之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婚之后,拉拉为了做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义无反顾地进了厨房……可是,没干几天她就厌恶了厨房里的油烟味,还感觉自己也变得蓬头垢面了。为了不让自己过早地变成黄脸婆,拉拉又萌生了让云峰进厨房的念头。

平常在家里,拉拉和云峰喜欢依偎在一起看电视,这天,他们无意中看到《天天饮食》这个节目,当看到主持人挥动着锅铲出现在荧屏上,拉拉灵机一动,不失时机地对云峰说:“老公,你看,男人在厨房里做菜的样子最有魅力了,当初我就是因为喜欢你做菜的样子才嫁给你的。可是,我好久都没有吃过你做的菜了。”

云峰看见老婆撅着一张小嘴娇憨可爱的样子,忍不住说道:“好,今天我就露一手,看看我的厨艺有没有退步。”拉拉表面上不露声色,其实心里别提多得意了,老公已经跨入自己的温柔陷阱了。

看完节目后,云峰就主动地走进了厨房,没过多久,就做出了一桌子的菜,引得拉拉食指大动,狼吞虎咽地吃着,不停地称赞着云峰的厨艺。看到拉拉的样子,云峰感觉很幸福。

从这以后,云峰只要有时间就会为拉拉做上很多美味,拉拉还经常把以前那些还在身边的死党请到家中聚会,让大家领略老公的厨艺。听了大家的啧啧赞叹,云峰和拉拉感觉回到了恋爱的时候,别提多么幸福了。云峰下厨房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拉拉心中这个乐呀,对自己的“阴谋诡计”十分得意。

可是,好景不长,日子久了,云峰也厌倦了,时不时地嚷着要拉拉露一手,调节一下胃口。整天吃云峰做的菜也腻了,于是,拉拉又管起了锅碗瓢盆。

拉拉这次掌勺后,云峰就再也不轻易大显身手了,即使偶尔做一次,也没有以前美味。拉拉很是纳闷,把她的疑惑告诉了一个死党。死党听了之后,大笑拉拉太笨,连云峰这样一个拙劣的计谋都看不出。原来,不是云峰厨艺退步,而是他想借此逃避下厨房。

“好啊,既然你不仁,那小女子也就不义了。”拉拉咬牙切齿地说道。那天晚上,云峰下班回家后,就发现拉拉病了。云峰急坏了,不但端茶倒水,伺候得周周道道,还下厨房给拉拉做了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鱼汤。拉拉享受着老公的关爱,心里异常甜蜜,也为自己的奸计得逞而得意。从那之后,拉拉就开始隔三差五地小病一回了。云峰不知是计,每次都忙前忙后。拉拉心里感到很甜蜜,因为他提供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有一份关爱。

虽说拉拉的演技很好,但是再高明的戏也有穿帮的时候。拉拉和云峰的厨房较量最终以一三五拉拉下厨,二四六云峰掌勺,星期天夫妻二人携手劳作而告终。这样的明确分工后,夫妻俩不但厨艺都大有进步,而且感情也越来越好了。现实生活中,很多女人为男人不做家务而伤心、失望,并对幸福的婚姻生活失去了信心。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惊喜,即使平常的居家生活里也有幸福的味道,只要我们稍微动一点脑筋,就能在日常的琐碎生活里,挖掘出属于两个人的“甜蜜素”,从而使平淡的婚姻生活得到滋养。

适当地交出你的“铲权”吧!不但能够调节自己的厌烦情绪,还能适当地增加生活情趣,在激情退却后的平淡生活里尝到幸福的滋味,何乐而不为呢?

歪理七:女人不能太贤惠,但一定会贤惠

女人的贤惠在于大度,在于本分,也在于妥协。但面对婚姻,也不能为一个贤惠的名声,总干妥协别人,委屈自己的事。贤惠不是一定要从别人嘴里说出来的,而是要从两个人生活和谐状况来多方考核的。太贤惠没必要,只要自己知道该怎么做,怎么来表现自己是贤惠的就别强迫自己干不愿意干的事儿。中国传统社会对已婚女人的最高赞誉往往是“贤惠”。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美满婚姻的模式往往是男主外女主内,丈夫在社会上打拼,妻子在家里尽心尽力、一门心思地赡养公婆、相夫教子。

不过,时代在发展,女人传统的美德也会发展,单单贤惠已经不够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她们以为女人只要贤惠就好,所以就整天与“柴米油盐”打起了交道,殊不知,当你与丈夫的距离越拉越大时,幸福的婚姻可能就会变得很脆弱了……王小蓓是一个十分温柔贤惠的女人,刚刚结婚时她在一家超市上班,虽然薪水不多,但至少也足够他们夫妻俩每个月零花。但是,王小蓓的老公却认为自己的生意特别忙,王小蓓应该做家庭主妇,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于是,王小蓓辞职做起了老公的“贴身丫环”。

老公的生意的确很忙,王小蓓认为自己为人妻就该做好贤内助,不能拖老公的后腿。她每天都要精心打理家里的一切大小事情,早上她都会早早起床,给老公做好早饭,帮老公把皮鞋擦好;老公快下班时,她一定会做好老公最爱吃的饭菜,静静地等着老公回来。

终于,老公的生意越来越好了,王小蓓以为自己可以享享福了。但是,老公晚上却开始久久不归,于是,饭菜等凉了重热,热了又凉。她抱着电视看浪漫的爱情故事,仔细回味与老公恋爱时的点点滴滴。而老公回来后,却只甩给她一句:“我吃过了。”

好在,王小蓓对生活的要求也并不高,只要老公能够留出一部分心思给这个家、给自己,她就已经够满足、够快乐了。于是,她就越发地努力照顾老公,事无巨细。她相信,天底下再没有哪个女人会像自己这样照顾他,相信老公会因此而眷恋她。

可是,王小蓓的老公并没有珍惜她,他在外面有了新的女人,他认为这个女人是自己事业上的好帮手,而王小蓓只知道洗衣、做饭、看电视……王小蓓做了多年的贤内助,耗光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最终等来的只是一纸离婚协议。或许,很多人会问,王小蓓错在哪里。很简单,错就错在她太贤惠。

女人虽要贤惠,但是却不能不讲原则地贤惠。在贤惠的时候,你一定要有张有弛、有法有度,让你的老公学会爱护家庭,疼爱自己,更要懂得享受和珍惜你的贤惠!而你更得学会要“贤慧”,不要“贤惠”,如此才能牢牢拴住他的心。

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少不了女人的精心打理。贤惠是一种美德,但算不上聪明。唯有做到贤而有慧,才算掌握了经营幸福的真谛。

“贤慧”与“贤惠”,两个词看起来区别不大,实质上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贤”都是指人德行好、有才能,“惠”有给人好处的意思,而“慧”则是心智聪明的意思。顾名思义,“贤惠”的女人总是给老公以好处,对老公更是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而在“贤慧”的女人看来,爱男人的时候,也要爱自己,要时刻懂得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成长,这才是有意义的生活。陈琳是做自由职业的,每年在几个集中的日子里讲讲课,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属于她自己的。她爱老公,爱家庭,愿意为家庭多付出一些,渐渐地主业是家庭主妇,工作倒成了份“兼职”。

不过,陈琳一直是个很独立的女人,在她看来,女人一定不能太贤惠,那样会让老公以为娶回家的女人就是个保姆而已。不过,家庭主妇并不是万万做不得,只要女人懂得把握,一样可以牢牢拴住男人的心。

老公工作很忙很少在家,陈琳做好了家务,其余的时间大多都留给了书籍。好在她家就在市图书馆附近,步行也不过10多分钟,她便经常到图书馆看书,有时还借上几本书拿回家慢慢阅读,慢慢品味。

因为看书较多,陈琳的知识面特别广,几乎每天晚上都和公“侃大山”,最近看了什么好书啦,自己有什么心得体会,等等。老公是做广告传媒工作的,陈琳的漫谈无疑开阔了他的思路,他禁不住会和陈琳说起自己工作的计划、进展和目标,等等。

结婚这么多年来,陈琳和老公很少吵嘴。在老公看来,陈琳是一个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的家庭主妇,她理解他、支持他,能够与他紧密地契合在一起,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舍弃的。女人要永远记住,自己才是第一。为他付出的时候,千万不要不顾自己的感受,不关爱自己的成长,如果他没有对你的付出表示肯定,你就告诉他你的感受,也要记得时时显示一下你的魅力,如给他一个温柔的笑脸,说些甜言蜜语,让他领略到你的美丽,意识到你不可代替。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心静了,世界就静了

本书用现代思维解读人内心的贪婪、彷徨、暴躁、怨恨、执迷、浮躁等种种心灵疾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经典故事,既切近生活又意味深远。每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每一句透彻深刻的领悟,都是一剂心灵的处方,都能让你在瞬间看到心灵最底层的色彩,让你的心灵顷刻间无比轻松。
已完结,累计11万字 | 最近更新:给你一张万能心方

前 言

书名:
心静了,世界就静了
作者:
清莞百合
本章字数:
999

你的心有多大?是像芝麻一样小,还是像大海一样宽?

有人说,身安莫若心安,屋宽莫若心宽;宁清贫而自乐,勿浊富而多忧。从古至今,没有人不想快乐轻松地度过一生。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种压力如雪花般纷至沓来,人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得失、取舍、荣辱、进退的选择,于是,很多人在这种选择中慢慢变得焦虑、浮躁、茫然、困苦……种种心灵的困惑几乎让人窒息。

是啊,这就是人生。人生总是充满各种意想不到的对心灵的考验,或让人措手不及,或让人痛不欲生,或让人一帆风顺,或让人历尽磨难。所以,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写满故事的书,有的人把自己的故事写得流光溢彩,有的人却把自己的故事写得坎坷曲折。其实,无论是流光溢彩还是坎坷曲折,这都是你的心灵的呈现。心灵坦然纯粹的人,哪怕上帝扔给他一块石块,他也会认为:“真要感谢上帝啊,我可以用这石块盖房子。”而心灵布满伤痕的人却会想:“上帝为什么如此不公平?我已经如此痛苦了,却还拿石块砸我。”所以,人生的快乐与悲伤,并非上天赐予,而是我们自己心灵的选择。

可是,生活在竞争激烈、压力剧增的现代人,内心,常常要承受底线的冲击,浮躁、烦躁、枯燥、暴躁……我们每一天都揣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四处奔波,有时候真想找到一剂良方,来治愈心灵的每一种创伤,让我们的心灵能够停下来歇一歇。但生活总要继续,我们如何带着压力和辛苦迎头而上?那就请您放下一切世俗,静静地走进这本书——《心静了,世界就静了》吧。

本书用现代思维解读人内心的贪婪、彷徨、暴躁、怨恨、执迷、浮躁等各种心灵疾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经典故事,既贴近生活又意味深远。每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每一句透彻深刻的领悟,都是一剂心灵的处方,都能让你在瞬间看到心灵最底层的色彩,让你的心灵顷刻间无比轻松。

用心品读过后,或许你会发现,人生的意义不过是嗅嗅身旁每一朵小花,享受人生旅途中的每一处风景而已。毕竟,昨日已成历史,明日尚不可知,只有“今天”才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而此时此刻,从前那颗被现实压得无力跳动的灵魂早已再次鲜活而平静。就如同明朝洪应明所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诚然,尽管编者已经尽心竭力,但未必符合每个人的胃口,未必能治愈你心灵的每一道伤痕。那么,你不妨将自己的心放宽一些、包容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