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两个小八路
作者:
李心田
本章字数:
3238
更新时间:
2023-09-22 17:25:13

朝阳从地平线升起,放射出金色的光芒。山岭上连片的枫树更红得令人心醉。大泽山像巨人一样,威严地屹立着。从山顶飞起了一只小鹰,傲然地在碧空中盘旋飞翔。一营和二营会合了,他们把敌人甩在老龙谷外面,并且布置了一个“口袋”阵。假如敌人钻进了老龙谷,他们在谷口把“袋口”一收,敌人就像瓮中之鳖,再也跑不了。

孙大兴一夜都没有回来,团长根据刘庆林的报告,估计这孩子是凶多吉少。他派了好几批战士去寻找大兴,却连尸体也没有找到。“这孩子还活着吗?”团长想,“残酷的敌人怎么会放过这倔强的孩子呢?……”

孙大兴还活着。他被抓住以后,鬼子把他绑在一棵大树上。他的腿上流着血,疼得彻骨。但是他仍旧仰着头,眼巴巴地望着天空。天空很明净,几丝白云渐渐淡去了,疏疏朗朗的星星一颗又一颗,在寂寞地眨着眼睛。孙大兴望呀望呀,脖子都发酸了。忽然两颗红色的火珠从双庙的方向升起来。信号弹!孙大兴笑了,这是敌人就要覆灭的信号啊!这是八路军要大获全胜的信号啊!他知道刘庆林已经冲出重围,把命令传达到了。孙大兴放了心,闭上了疲倦的眼睛。

两个鬼子兵走来,把孙大兴押到了敌人的临时指挥所里。在熊熊的火光中,孙大兴看见一个胖头肥脑的日本军官,满脸横肉,显得十分凶恶。这正是鬼子的联队长中村。

中村两只凶光闪闪的眼睛把孙大兴盯了好一阵。孙大兴毫不回避,挑战似的瞪大了眼睛向中村逼视着。中村的下巴微微地颤抖了,立即换了一副笑脸问:“小八路,你的,双庙里的跑,什么的干活?”

孙大兴不理他,头昂得高高的,心里说:“十点钟以前,我一个字也不回答你。”

“说!”中村等了一会儿,见孙大兴丝毫没有屈服的意思,立刻又显出狰狞的面目。

孙大兴还是不理。

中村走过来,提起大马靴,照着孙大兴的肚子狠狠踢了一脚,大喝道:“快快说!”

孙大兴倒在地上,肚肠子扯心地疼。他一甩头,连哼都没哼一声,挣扎着站了起来。

中村气得浑身发抖,掉转头正要向左右吩咐,一个日本军官跑步来到,附着中村耳朵说了几句话。中村顿时大惊失色,匆匆地走了出去。孙大兴心里明白,准是大茅村据点被咱们拔掉了。哼!你倒了东墙,还要倒西墙哩!

双庙的二营突围以后,中村弄得两手空空,还白挨了一顿打,又丢了两个据点。到了后半夜,战斗虽然停止了,中村却不敢离开他们的阵地,怕八路军夜间又来袭击。直等到天亮,中村估计八路军真的撤走了,才决定衔尾追击,想要捞回一笔老本。但是八路军向哪里去了呢?他却弄不明白。中村怒气冲冲地背着手转了半天圈子,忽然想起还关着个小八路,命令手下把孙大兴带出来审问。

“小八路,你说,八路军哪里去了?”中村因为时间已很紧迫,决定用硬的手段,迅速解决。

孙大兴看见中村急成这样,心里想:“咱们部队这时候一定埋伏在老龙谷口,等鬼子钻到‘口袋’里去,好捉大鳖哩!我就把他骗到老龙谷里去,正好一网打尽。只是这个鬼子很狡猾,怎么才能骗他上当呢……”

中村见孙大兴不回答,哧啦一声抽出了他腰里的洋刀。“再不说,你的死了的!”

洋刀高高地举到孙大兴的头上,看上去寒光闪闪,一股杀气。

孙大兴立即有了主意,装作胆怯的样子向洋刀瞥了一眼,身子稍微向后一缩,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说……”

中村狞笑着,把洋刀插进刀鞘,说:“好,小孩儿,你给皇军带路,抓到了八路,金票大大的有……”

孙大兴一瘸一拐地走在鬼子的队伍前面,两个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枪,走在他的两旁。来到老龙谷口,中村见这里地势险恶,传令队伍停下来,自己策马赶到孙大兴跟前,厉声问道:“小孩儿,你的哪里带路?”

孙大兴神色镇静,扬起眉毛说:“八路军怕你们追击,不会走大路,定走这条岔道儿。现在他们顶多就在前边二三里远处。”

中村不再怀疑,但还是很凶狠地说:“小八路,你的撒谎,死了死了的!走!”

孙大兴说:“不撒谎。可你也不能骗我。我带你找到了八路,你得放了我呀!”

中村点头晃脑地说:“你的不骗。前边还有多少八路?”

孙大兴说:“原来有三百多,后来有一百多去打大茅村了,现在还有一百多。”

中村听孙大兴说的和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差不多,就“嗯”了一声,回头向队伍挥了一下手,叫他们快走。

站在崖头上的八路军瞭望哨,看见鬼子向山谷前进,立刻举起手里的红旗,向后崖挥动,通知埋伏在两边山头上的部队。

团长觉得很奇怪,昨天晚上鬼子都不敢向谷里追,怎么今天白天倒自动送上门了呢?不管怎样,抓紧时机打了再说吧。他命令埋伏的部队做好准备,听到号令立刻彻底地消灭敌人。

鬼子和伪军全部进入了山谷,中村便拍马走到高处向四下观察,只见两旁都是悬崖峭壁,前面山头突兀,看不到去路。而自己站立的这块地方,却是个阴森森的狭窄的谷底。原来这老龙谷有几句民谣:

老龙谷,八里长,

四季不见太阳光,

若是有人谷底过,

不喂虎来就喂狼!

一阵凉风吹来,中村不觉毛发直竖,心里叫声:“不好!”他急忙下令队伍站住,自己骑着马来到孙大兴跟前问道:“小孩儿,八路哪里的去了?”

孙大兴摇摇头说:“我不知道啦!”

中村怒睁怪眼,大吼:“撒谎的嘎!”

孙大兴相信咱们的部队已经布置好了,心里想:“好!鬼子已经被我引进埋伏圈了,我得趁乱逃跑。”他向四下望了望,看到不远有一条狭窄的山堑,里面长满了茅草,正好藏身,便大叫一声:“八路来啦!”

日军、伪军听说八路来了,全都一愣,慌慌张张地东看西看。孙大兴趁这当儿,一瘸一拐地就往山堑那里跑。中村也正蒙头转向,一见孙大兴要跑,掏出手枪,瞄准孙大兴,砰一声射中了孙大兴的后背。孙大兴立即扑倒在地。中村怕没有打死,又接连射了两枪,才慌忙调转马头,挥手下令赶快撤出山谷去。

孙大兴躺在血泊里,只剩下了微弱的呼吸。他还想挣扎着站起来,可是做不到了,只好使劲儿睁开眼睛,望着前面的山头。忽然,他听到山头上吹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接着就是震天撼地的爆炸声……“啊,咱们的部队打响了!”孙大兴猛然抬起头来,想大声呼唤,但是没有发出声音。他的头沉重地垂了下来,嘴角挂着一丝微笑。

手榴弹像雨点一样从山头上扔下来。鬼子和伪军争先恐后地逃命。老龙谷内弹片、石块乱飞乱迸,像山崩地裂一般,打得鬼子和伪军血肉横飞。中村声嘶力竭地指挥人马向后撤退,可是谷口已经被机枪封锁住了,子弹像下冰雹般地向他们扫来,鬼子和伪军成排地倒了下来。连中村在内,没有一个逃得了性命。

战斗一结束,团长就从山顶上走下来。他在一个鬼子骑兵的尸体旁边发现地上丢着一支“三八”式马枪,便想起了对孙大兴的诺言,就把那支马枪捡了起来。忽然听见有人惊呼:“团长,你来看!”

团长抬头一看,王玉成站在前面不远处,脸色很难看,眼睛看着脚下。

团长绕过那成堆的尸体,走到那里,只见地上俯卧着一个穿灰色军装的孩子的尸体,背上有着三个明显的枪眼,一看就知道这是孙大兴。

王玉成这个坚强的战士,扑簌簌地直掉眼泪。团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觉得血骤然向上冲,喉咙也哽住了。

沉默了好半晌,团长才蹲了下去,小心地把孙大兴的身子翻过来,用袖子轻轻揩掉他脸上的血,那张熟悉的稚气的脸好像在得意地微笑。团长站起来,沉痛地脱下了军帽。围拢过来的战士们也摘下了自己的帽子。大家都明白了:敌人是被孙大兴带进山谷里来的。

团长看着自己手里的马枪,耳边似乎听到了孙大兴那孩子气的声音:“团长,你说话可得算话呀!”

团长的眼睛湿润了,心里充满了巨大的悲痛和仇恨。人群忽然分开,武建华挤了进来。他愣住了,对孙大兴看了好一会儿,突然伏到大兴的身上,呜呜地哭起来。

王玉成把武建华扶了起来。武建华忽然看见了团长手里的马枪,抽泣着问道:“团长,这支马枪是给大兴的吗?”

团长沉重地说:“是的。我答应过要亲手送给他。”

武建华抬起头来,激动地请求说:“团长,把这支枪给我吧!”

“给你?”团长看着武建华的脸,仿佛觉得孙大兴也站在自己的跟前。

“团长,你给我这支枪,我会像大兴一样去战斗!”

团长信任地点点头,严肃地把枪递给他。

武建华向团长敬过礼,把枪接过来,看着孙大兴说:“大兴,我一定用这支枪狠狠打击敌人!”

团长吩咐两个战士,到山头上那棵小松树下,挖一个坑。

山上松涛滚滚。一只雏鹰飞来,栖息在一棵苍劲的青松上。

1961年9月于济南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老兵口述抗战史(全3册)

第一部作者李幺傻十余年来通过寻找并采访参加过随枣、百团、上高战役的抗战老兵和幸存者,真实还原了三大战争的场景,首次披露诸多不广为人知的真相. 第二部讲述了正面战场上比较有影响的防御战,包括石牌保卫战、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战、桂林保卫战。这些防御战尽管都打得惨烈悲壮,然而除了石牌保卫战外,其余的都失败了。 第三部讲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在三个战场作战:敌后战场、正面战场、印缅战场。这本书,通过很多亲临印缅战场的老兵的讲述和回忆,串起这场战争的进程。
已完结,累计49万字 | 最近更新:龙陵之战

引子 中国人不能忘记的那场战争

书名:
老兵口述抗战史(全3册)
作者:
李幺傻
本章字数:
1241

很多年来,从寻找抗战老兵开始,我的梦境中总会出现炮火连天的场面,听到震耳欲聋的冲杀声,我一次次从梦境中惊醒,望着窗外月上中天,树影婆娑,心如蝉翼一样抖颤不已。那一刻,总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那场战争距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战争中的很多故事已经被我们遗忘了,人们忙忙碌碌于赚钱和致富,却忘记了祖辈曾经的惨烈和辉煌;那场战争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各种影视剧都在竞相上演那场战争,却因为没有生活基础而显得虚幻而不真实。

那场战争到底呈现着怎样的形态?

这些年来,我自费寻找并采访过几百名抗战老兵。我的外公就是一名抗战老兵,寻找他们,记录他们的故事,是为了告慰和外公一样的祖辈们,也是为了让生活在今天的人们了解我们祖辈的故事。

现在,这几百名抗战老兵,有的已经溘然长逝,带着战争的回忆行走在我们未知的那个世界里;有的已是耄耋老人,行将就木,百病缠身,然而,一说到那场战争,他们立即悚然震动,眼睛炯炯发亮,像一匹即将走上前线的战马。那场战争,是他们一生中最辉煌的经历,是他们一生的骄傲。

从老兵们的口中,我听到很多战争细节。当年的日军坐着轮船从日本本土来到了上海,轮船上还运载着大炮和坦克;而川军穿着草鞋,背着步枪,饿着肚子,奔走千里,来到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当年的日本军人人手一册《士兵操典》,他们最低文化程度也是小学毕业;而中国很多士兵是被抓了壮丁,大字不识。当年的日本军人在走上战场前,每人最少打够300发子弹;而中国很多壮丁上了战场,还不知道步枪怎么使用。当年的日本军人对枪支和机械设备使用极为熟练;而中国军人缴获了汽车不会使用,砸毁汽车大灯,以为汽车就成了瞎子,无法开动。当年的日本下级军官手持指挥刀在后督战,日军士兵组成冲锋队形,战斗力很强;而中国下级军官带队冲锋,伤亡极大,因为中国文盲士兵无法理解作战要领。当年的日军士兵烧杀抢掠,不会饿肚子;而中国部分军人因为缺乏营养,患上了夜盲症……李宗仁说:日军从军官到士兵,俱训练有素。宋希濂说,抗战时期,一个日军士兵的战斗力相当于七八个国军士兵,日军一杆步枪可以阻击国军一个连的进攻;只有像200师这样装备最好的军队,才能和日军人数相当的一个旅团打成平手。

走访老兵这么些年,那些书籍中出现的战役名字,在我的心中渐渐变成立体,变得丰满,我无限接近了这一场场战役,那一个个人物的面容,那一场场情节和细节,也变得异常清晰,似乎触手可及。

因为武器和兵员素质等的差距,中国军人付出了极为惨烈悲壮的牺牲。在这场民族战争中,中国军人伤亡300多万,抵挡长达八年,如果算上东北战场,则抵挡长达14年。

我们回头遥望这场血与火交融的战争,依然会被深深感动。历史并不遥远,老兵永远不死。

把我的心,放在这场战争的祭坛上,祭奠为了抵御外侮而浴血奋战,并英勇捐躯的祖辈们。

伏惟尚飨!

李幺傻2014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