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诗绚桃园(大结局)
- 书名:
- 老家
- 作者:
- 月半弯
- 本章字数:
- 1819
- 更新时间:
- 2022-12-21 16:48:00
电视台的采访节目在第二天的地方台的晚间新闻里播出了。
李涛提前通知了刘中义。当刘中义和庄瑶在新桃园的简陋居室里看到电视上的卢四海和李涛时,他激动地几乎跳了起来。当他听到李涛高大上的发言时,他的眼眶一热。
他曾经总觉得李涛是不接地气的书生,但李涛用实际行动改变了自己。他的发言是接地气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切身的参与劳作与实际生活的感受,他说不出那样的话。
这档节目的标题是“心归田园,情系慈善。”看得出编导用心了,这8个字紧扣李涛和马晓琼的发言,极为妥帖。
节目播出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引起热烈讨论的并不是关于慈善,而是李涛和马晓琼的发言。讨论的中心是,满嘴诗词的人居然也能干农业?还把生意做得那么大?这说明当下的农村是卧虎藏龙!农村是好地方嘞,各方大侠都到农村来了!
电视节目的播出,催生了大批的游客到二里庄和新桃园参观。还有的跑到孟萍家,看施工状况,拍照,发朋友圈。
李涛的那句关于“老家”的话成了街谈巷议的金句。
在超市,在农贸市场,在广场上……总之,在汤泉县人潮汹涌的地方,耳边总会想起这样的声音:
“那不是你事业的老家!”
“哪家伙太坏了,啥时候能找到道德的老家?”
“那谁,又离婚了!我看她永远也找不到情感的老家!”
……
电视节目像春雨,浸润着卢四海一家、李国清一家、庄瑶小两口、马晓琼以及和他们熟识的人。二里庄的全体村民更是受到鼓舞和教育,同时也感到荣光。
鉴于沙场的出色营收,李涛和刘中义捐助了龙震10万元用于他女儿的白血病治疗。马晓琼以个人名义借款10万元,算是预支第二年的分红,资助龙震。
一档电视节目,像一泓清水,滤掉了他们身上原本不多的杂质,变得更加纯净了。
……
3年后的春天,刘中义和庄瑶邀请李涛两口子和马晓琼、龙震齐聚新桃园赏千亩桃花。
他俩提前赶到了桃园。灿天绚地的灼灼桃花渲染着乡村振兴的妖娆画卷。
望着不远处的御景华府,刘中义说:“你以前从没想过要离开杭州,更没想过来我这边安居。现在怎么样?汤泉县比杭州住得舒服吧?这才是咱的老家。”
庄瑶笑了笑,“是吧。”她眼中的那栋16层,那套3居室,似乎正散发出温馨的气息,融进煦暖的春光里。她的思绪不由得飞到了杭州。3年多的时间里,杭州萧山的那套房从19500元/平米升到了28000元/平米,120平的房子升值了100多万。
而李涛两口子在东莞的那套房,也在3年间升值了8000元/平米,他俩的那套房,也升值了近百万。
前段时间,他们两家在一起讨论,外面的房子要不要卖掉?以中国当下的政策,再升值的可能性不大了。刘中义说,房价上去了,掉价的空间不会太大,因为中国的房地产业不能垮。房子委托物业在出租着,还有得赚,卖它干啥?世事难以预料,说不定咱啥时候又想回城市呢!
三对夫妻聚齐之后,刘中义对龙震和马晓琼说:“听说你们女儿的病基本上治好了。去了这块心病,你俩还不结婚吗?就算还没结,也和两口子一样了。”
又转向李涛和贺雪梅,“今天是咱3对夫妻畅游桃园赏桃花,心情大好。要是古人哪,少不了要吟诗作对的。他两口子都是诗人,你李涛也是诗人。这里边我年龄最大,今天我就卖个老,给你们仨一个任务——每人写首诗出来,让我好好看看,你们的诗到底是怎么写的。我不懂写诗,看个大概还是可以的。写完后发到我手机上,我要永久保存的!”
李涛和马晓琼相视一笑。
李涛说,灵感都埋到土里去了,不过你这么一摊派,再把灵感从土里挖出来就是了。
马晓琼说,自从到桃园干活,几乎没写过诗了,不过这千亩桃园足可引发诗情的,我就凑个数啦。
龙震说,眼前桃花灿烂,心中万般温暖。你们对我的资助一世不忘,写首诗何足挂齿哉!
他们在桃园里穿行,尽赏春光无限、桃花妖娆。半个钟后,或许龙震是胸中块垒甚巨,他首先把作品发到了刘中义的手机上。
刘中义看时,标题看不懂,道是:
赏桃而触旧绪迥别刘郎惟萦恩霈
千亩桃园绚碧空,
四时恒爱对东风。
纵然叶落秋声里,
也寄春衣照彩虹。
刘中义对诗词一道无甚研究,粗略读出感恩之意。也不便细问,心想回去后细问李涛可也。
须臾,马晓琼的发过来了。刘中义知晓马晓琼是写新诗的,看去时,题目是《桃花》,写着:
桃花
千亩桃花和一朵桃花
只隔着一片绿叶的距离
在叶脉深处
我悬惊蛰为铃
日日摇响
每一个灿烂
刘中义不大看得懂,似有励志之意,直待回去后再请教。
正揣摩着,李涛的也发过来了,却是一首词,词牌名是《采桑子·千亩桃园》:
采桑子·千亩桃园
春风染艳千枝色,
独眷桃花。
胜似流霞。
妆媚云泥不足夸。
。。。。。。
须知叶落归根处,
淡酒闲茶。
海角天涯。
一瓣心香是老家。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90%的人强烈推荐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第1章 重生
- 书名:
-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 作者:
- 小鱼吃辣椒
- 本章字数:
- 2659
08年的冬天嘎嘎冷,尽管奥运会过去了五个多月,不过在京城里,全民健身的热情仍然没有消退,
只是在京城冬天最火的运动不是跑步,而是冬泳。
别看是寒冬腊月,可来冬泳的人挺多,位置就在颐和园南如意门的昆玉河,这可是四九城的冬泳圣地,据说这以前可是老佛爷游玩的地方,有人还从河里摸出过珍珠玉佩之类的宝贝,这应该才是冬泳最大的魅力。
秦大宝也很得瑟,六十七岁的人了,长年坐办公室,皮松肉懈的,一身的暄肉,离休了也就闲下来了,
今天叫几个老哥们儿一撺掇,决定也赶个时髦,要顺着冰窟窿上河里游一圈,然后老哥几个一起去东来顺就着二锅头吃涮羊肉。
秦大宝是纯京城人,老家就是望儿山下秦家沟的,要说他这一辈子没啥出彩的地方,在单位也是默默无闻,不过就在做人这方面,那是谁也挑不出毛病,知道的人都挑大拇哥。
他一辈子没结过婚,更没有什么私生子,老光棍一个,不是他长得不行,也不是身体有毛病,他的工作是京城市公安局的科长,离休享受副处级待遇,这么好的条件不结婚,原因就是要照顾酗酒的老爹和弱智的妹妹。
去年半年之中,老爹和妹妹相继离他而去,人没了,他的精气神也没了,整天窝在家里看书,刻木头,喝小酒,有时候一个礼拜都不出门,所以几个老哥们儿才拉他一起来冬泳。
秦大宝脱得只剩个蓝色儿的游泳裤头,寒风一吹,让他打了个冷颤,他有点后悔了,这么大岁数出来得瑟啥,还不如躺在家里炕头上焖一觉得劲儿。
他转头看了看周围,来冬泳的老头不少,中间还夹杂着两个穿着大红泳衣的老太太,一帮老不要脸的,围着老太太,支腿拉胯的,像极了开屏的孔雀,不过忘了那张老脸像孔雀的屁股是通红的。
秦大宝踩在冰面上,蹲下摸了摸冰窟窿里的水,水温乎乎的,一点都不冷,他懒得看别人,和几个老哥们儿打了个招呼,扑通一声跳进了水里,惹来了一帮人的叫好。
不过进了水的秦大宝是听不见了,他使劲向下游去,忽然,一抹亮光闪过他的眼角,
秦大宝一下子想起,据说有人从这条河里捡到过古董宝物,莫非….
他毫不犹豫向亮光的地方扎了下去。
离的近了一看,卧操!原来是一粒珍珠,他从泥里把珠子抠了出来,定睛一看,这竟然是一颗滴溜圆的东珠,
这东珠和普通的珍珠不同,它只产于松花江、黑龙江一带,数量极为稀少,可谓是稀世珍宝,这么大的东珠,只能镶嵌在皇家的朝冠之上。
秦大宝高兴得正要往回游,却发现东珠亮出一道白光,钻入了他的掌心之中,紧接着一股吸力拽着秦大宝往河底冲,
秦大宝只觉得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在冰面上等着秦大宝浮出水面的老哥们儿,等来的只是一条蓝色儿的游泳裤头,急得他们赶紧报警求助,救援人员接下来十几天的打捞,踪迹皆无,秦大宝成了今年第一个冬泳失踪人员,也打散了人们冬泳的热情,于是昆玉河安静了…
.....
等秦大宝苏醒过来,才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阳光普照,空气清新,一眼望去,有一个足球场大小,
入眼除了一座四合院,就是黑土地,但是奇怪的是,看了半天,一个人都没有,甚至除了微风拂过的声音,别的什么声音都没有。
这种寂静让秦大宝恐慌了起来,他爬起来奔到四合院门前,四合院两扇朱漆大门大敞四开的,他喊了几声,没人应答,
他慢慢走进四合院,转过垂花门就看到了一口井,这口井很是古朴,井边都是青苔,旁边放着打水的木桶。
秦大宝前后左右找了一圈,还是一个人都没有,甚至都没有人生活过的痕迹,正房,耳房,厢房里面空空荡荡的,连最基本的家俱都没有。
秦大宝垂头丧气地来到井边,用木桶打上一桶井水,他刚要低头喝水,却吓了一跳。
只见水面倒影着一张脸,是个少年,眉目清秀,有几分熟悉,仔细一看,竟然是自己十七八岁时候的模样。
这一发现吓得他倒退几步,他低头一看身上,这才注意到,自己的胳膊细了许多,手背上的老人斑也没了,变得修长白嫰,再一看身上穿着灰色儿的秋衣秋裤,秋衣上印着先进生产者五个大字,还有一行小字:红星轧钢厂。
这分明是他爸秦庆有工作的厂子发的奖品,
正惊疑间,耳边传来"锅,锅锅"的叫声,声音稚嫩,但很熟悉,秦大宝一惊,想要冲出门去看看是谁,却倏的一下从这个地方消失了,
等他缓过神来,却发现自己躺在炕上,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棉被头传来的头油味儿很熟悉,再闻了闻,暗暗骂了自己一句废物,自己的味自己不熟悉才怪。
棉门帘一挑,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探了进来,秦大宝一见,却如遭雷击了一般,跳了起来,
一个小女孩笑嘻嘻地蹦了进来,这个小女孩也就是三四岁的样子,长得眉目如画,要不是过于瘦弱,再胖一点,那就更可爱了,小女孩的小脸蛋冻得通红,身上穿着蓝色碎花棉祆,脖子上围着大红色的毛线围脖。
秦大宝的眼泪哗的一下就下来了,他跳下炕,一把抱住了小女孩,泣不成声,
这是他的妹妹秦妞妞小时候的模样,真是久违了,
小妞妞有点吓着了,拼命地给他擦眼泪。
秦大宝蓦地转头看着屋里的摆设,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书架,炕琴,小书桌,两把板凳,还有墙上的挂钟,这分明是原来他家耳房的摆设,
这间屋子他和他弟住了十多年,后来弟弟下乡当知青,他搬去正房照顾父亲,这间屋子就成了妹妹的闺房。
秦大宝的心里泛起了一个令他难以置信的想法,他抱着妞妞凑到墙边挂着的日历前,
厚厚的日历没撕过几页,上面的日期赫然是1958年1 2月28日,阴历十一月初十,距离过年还有五十天整。
秦大宝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抱着妞妞退坐在炕上,他彻底明白了,自己这是重生了,
现在是58年年底,距离妈妈病死还有三年,距离妹妹发烧打错药成了弱智还有四年,一切都还来得及…
妞妞抹着哥哥的眼泪,秦大宝心里老感动了,正想在妹妹的小脸蛋上亲一口,没想到妹妹转头喊道:"麻,窝锅醒了!麻!窝锅醒了!"
秦大宝吓了一跳,这小丫头的声太大了,震得他耳朵嗡嗡地作响。
一阵脚步声传来,门帘一挑,他的老妈陆秀娥风风火火的进来,一边扯下自己的套袖,一边上炕里找东西。
秦大宝这又看到他妈了,惊喜的正要扑上去抱住他妈,却见陆秀娥从褥子底下抽出笤帚疙瘩,劈头盖脸地抽了过来,边抽边骂:"小兔崽子,告诉你几遍了,别跟大鹏他们去河里游泳,这冰天雪地的,咋不冻死你呢?"
秦大宝挨了两笤帚疙瘩,疼得松开妹妹,在炕上乱蹦,妈妈出手历来没轻没重的。
"妈,妈,别,别打了,我不地了,我不地了!"
这套告饶的磕,虽然几十年没说了,但是已经深入秦大宝的骨髓里了,这挨了两下厉害的,疼得他顺嘴就叫岀来了。
"小特么兔崽子,今儿我要不给你来个狠的,你就不长记性!"
又挨了几下狠的,把秦大宝给打哭了,老妈下手太狠了,不过这也证明自己不是在做梦。
P S:年代文写起来不容易,需要规避的地方有很多,审核通过也很严格,修改再修改,有些地方稍差人意请多原谅,请对小鱼宽容一些,小鱼叩谢各位客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