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风景这边独好

书名:
大国蓝途
作者:
银月光华
本章字数:
2472
更新时间:
2023-03-13 08:06:44

开标。

过程很冗长,也很无趣。

参与竞标的是清一色的国内公司,和过去听父辈讲的故事截然相反。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国机器人公司参与的竞标大多要与国外大公司竞争,在严苛的条件下,中国的公司和研究机构绞尽脑汁,努力达到招标方要求的标准,有胜出的喜悦,也有落败的惆怅。

如今,我们自己的工程,自己的公司都在努力争取外部环境,这本身就是值得欣喜的。

深蓝的标书果然厚的如山,但这些已经是意料之中了,谢贝迪只是很好奇,深蓝究竟会拿出什么样的方案,但开标的过程是保密的,他只能在猜测与等待中消耗着焦急的每一分每一秒。

“聊聊吗?”

父亲主动坐在自己身边,谢贝迪感受到了压力。

“反正招标方会单独要求各方解释的,现在还有时间。”谢贝迪努力摆出一副轻松的神色。

“我大概能猜出你们的产品是什么样子,你就不关心深蓝会拿出什么?”谢向明饶有兴趣地看着儿子。

谢向明有些不自然,但仍然笑着说道:“一款结构简单,但实用的ROV,如果我没猜错,你们会在操作人员的数量上下工夫,同时压缩材料成本,单价应该不超过30万,当然依您的作风10万报价都有可能。”

谢向明有些欣慰,他差一点儿就去拍儿子的头了,但在正式场合,他没这么做。

“行啊小子,要不是我们保密工作做得到位,我都要怀疑你在深蓝安插间谍了。”

“爸,商业间谍是违法的,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不过话说回来,这么一个小项目谢董事长怎么亲自前来啦?”

谢向明乐得有些合不上嘴:“要不是儿子在这儿你以为我会来参加这种项目的招标啊。”

谢贝迪“嘿嘿”一笑。

收住了笑容,谢向明神情严肃地问:“怎么样?第一次在国内招标,看出些什么门道了吗?”

谢贝迪偷偷瞄了两眼身前左右,一一道来:“除了深蓝,鼎新工业、齐马智能、华东数控也来了,这几家都是国内属一属二的机器人公司,实力不容小觑。”

“所以呀,你的对手不止深蓝一个。”

谢贝迪突然转过头,与父亲的目光对视在一起,气氛中有着说不出的复杂感情,顿了顿,他说:“爸,其实我最忌惮的还是你呀。”

“哦?那你还和我唱对台戏?”

谢贝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戏总是要多人搭台一起唱才好看不是吗?”

“那你有没有想过会失败?”

“有啊。”

“失败后会怎样?”

“啃老呗。”

“你个臭小子……”

父子俩的笑容越来越轻松了。

……

……

“会议进行第九项:下面我宣布一下评标结果。”

在参标各方不断地被征询过后,话筒前的主持人把在场人的视线都拉回到他的身上,大家都期盼着结果。

大屏幕上,显示着各投标单位本次投标的评标得分汇总表,主持人的声音还没传来,已经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预中标第一名:沈州蓝景科技有限公司。在招标单位定标后,我们将及时通知各投标单位。本次开标评标会议到此结束,我代表本项目招标单位向参加本次开标会议的各单位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方参标人员纷纷站起鼓掌,更多的目光落在谢贝迪这个年轻的过分的法人身上,谢贝迪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欣喜地与在场人交换着目光。

一旁的谢向明长长地呼了一口气,慢慢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不一会儿,他慢慢抬起手,重重地鼓起了掌。

“临时抱佛脚果然不可取呀……”

谢向明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呢喃着,川字型的眉头舒展开来,却仿佛让他又老了几分。

大厦门前,各方的车纷纷来接各自单位的人,谢向明走出去时,看见谢贝迪正一脸欢喜地与江瑜然说笑着,青春洋溢的面庞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有活力,看到这一幕,他有些感慨,难道这就是青春的力量?

这时,谢贝迪朝着他招了招手,大喊道:“爸!吃饭去啊!”

谢向明这才从怅然若失中走出来,脸上露出笑容,大踏步走过去。

……

……

197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学科规划会议将机器人项目列入学科规划。同年8月沈阳自动化所编制的《1978—1985年科研发展规划》提出,“由于深海海底开发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它涉及很多其他学科如海洋学、深海机械、海底测量、深海信息传输等的问题,要多学科协同工作”。1979年首次明确提出“海洋机器人”一词,1980年,中国水下机器人事业的大幕由此拉开。

1985年中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在大连完成整机功能试验,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正式诞生。在“863”计划支持下,“探索者”完成1000米深潜,“CR-01”“CR-02”相继突破水下6000米大关,标志着我国自治水下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十二五期间开始“潜龙”系列水下机器人的研制。“潜龙一号”AUV在2013年完成第一次海上试验,并于9月首次赴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区执行探测任务,2014年再次赴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区执行探测任务。在“潜龙二号”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设计了改进型——探索者4500AUV,开创了首次国产AUV在我国冷泉区域执行微地貌测绘和光学探测纪录。

我国在大力发展深海AUV的同时,也开始了极地冰下作业AUV的研发工作,2008年以来,“北极ARV”多次在极地冰下航行,刷新了我国AUV高纬度冰下航行纪录。

此外,国内主要水下机器人研究机构还包括: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以及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第七一0研究所和第七一五研究所等。

2022年,为实现“天鲲”号重型自航绞吸船高效疏挖疏浚,精准勘探海底环境。在打通远东极寒地区能源输送新通道任务中,HRG合肥研究院培育企业合肥哈工兴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水下机器人便负责勘探海底环境,为“天鲲号”提供相关定位信息。团队以跨界融合的魄力,大胆尝试、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加固”方法,相继完成了对电子电路系统、控制器、动力系统等方面的防水和耐压结构的改良和优化测试,成功打造高质量水下机器人,实现极寒环境下的“结构密封”。在本项目中,哈工兴航通过一系列的创新研发,大幅降低了实际成本,并在运行中展现出优异性能,获得了合作方的好评。

40年来,中国科研人员前赴后继,以蒋新松、王天然、曲道奎为代表的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人物为科学奉献一生,矢志不移、呕心沥血、顽强拼搏,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足以载入史册的贡献。

我国水下机器人事业与“一带一路”政策紧密挂钩,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为世界贡献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帮助一带一路国家建设,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当今中国,风景这边独好!

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

全书完

90%的人强烈推荐

大国重工

冶金装备、矿山装备、电力装备、海工装备……一个泱泱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重型装备工业。 国家重大装备办处长冯啸辰穿越到了1980年,看他如何与同代人一道,用汗水和智慧,铸就大国重工
已完结,累计284万字 | 最近更新:番外即将来临

第一章 压缩四千万

书名:
大国重工
作者:
齐橙
本章字数:
3171

1980年初秋,南江省冶金厅。

宽大的会议室里,四台落地式电风扇开足马力地送着凉风,却无论如何也无法驱散屋子里的闷热以及浓烈的香烟雾气。二三十名老中青三代的参会者围坐在会议桌边,唇枪舌剑,连眼神里都带着凛冽的杀气。

“中央的精神是非常明确的,必须压缩4000万美元的投资,这是没有价钱可谈的。浦江钢铁厂的项目,比你们重要十倍都不止,现在已经全面下马停建了。你们南钢的项目能够保留下来,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但预算必须大幅度削减,否则经委不可能进行投资!”

说话的人,是国家经委冶金局预算处的处长郝亚威,这是一名30来岁的“少壮派”官员,在行业内素有“冷面阎王”的恶名。

“郝处长,我们并不是在谈价钱,我们是在谈科学。南钢1780毫米热轧机项目,并不是为我们南江省一个省服务的,而是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热轧板材的。项目的预算也是经过了你们预算处审批过的,现在和日方马上就要签约了,你们突然要求削减预算,让我们上哪给你削去?如果你要削,那就先把我的工资削掉好了,我带着老婆孩子到你家吃饭去!”

南江钢铁厂厂长郑传凯毫不示弱地反驳着郝亚威的要求,他今年已经50多岁了,在南钢当了10多年的厂长,在整个国家冶金行业里,也算是一个老资格了,敢于与京城来的官员真刀真枪地对垒。

郝亚威冷冷地说道:“我凭什么管你老婆孩子吃饭?别以为你们南钢超标建小食堂的事情我不知道,谁吃不上饭,也轮不到你郑厂长一家老小吃不上饭。”

郑传凯一下子被噎着了,郝亚威揭出来的这个料,还真是郑传凯的一个短处,至少能够让他找不出话来应对。

可能从建国那时候起,国家就不断地要求企业不得建“楼堂馆所”,类似的通知隔三岔五,简直比女同志的生理周期还要频繁。而企业那边则根本就不把这类要求放在心上,哪家有钱的企业不会私下里建点小食堂、俱乐部、招待所之类的设施。

建这种设施倒不是因为企业里的领导有多么贪图享受,实在是大家都这样搞,你的厂子里没有,就落了下乘了。再说,上级领导到你厂里视察工作,你没个小食堂怎么能让领导吃好喝好?没有个俱乐部怎么能让领导玩好乐好?

南钢是南江省数一数二的大企业,中央部委的官员下来,也是经常要到南钢去看看的,所以南钢的这些招待设施又建得比其他企业要更高档一些。这样的事情放在平时也不算个事,可在讨论预算的时候,就能够成为一条把柄了。你有钱建豪华的小食堂,难道不能把新项目的预算压缩一点?你死死咬着说4000万美元压不下来,谁知道你是不是想拿着这些钱又去建个什么娱乐设施了。

南江冶金厅的副厅长刘惠民出来给郑传凯解围了,他也是个老干部,已经快要退休了。到了这个岁数的人,脾气也就不会那么暴躁了,他轻轻咳了一声,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然后和颜悦色地对郝亚威说道:

“小郝,一码归一码,南钢建小食堂的事情,其实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和这次1780热轧机的投资没有什么关系。老郑刚才的话,也是句气话,再怎么说,也不至于不发他的工资。我理解呢,老郑的意思是说,引进热轧机成套设备的预算,是早就定下来的,而且也是有依据的。我们和日本的三立制钢所已经进行了将近半年的谈判,他们提出给我们提供的成套设备报价就是3.8亿美元,这已经是我们反复压价的结果。我们努努力,再压下一两百万美元,或许还有可能。但要一下子压掉4000万,这完全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嘛。”

“除非我们降低设备标准,选择三立制钢所的另外一款1500毫米轧机,那么别说压缩4000万,就再压缩1个亿,我们也能做到,可是,国家经委能同意吗?”郑传凯在一旁插话道。

郝亚威道:“这是不可能的,1780是冶金局经过反复斟酌选定的规格,如果换成1500,那么不等设备投产,就已经落后了,这样的引进对于我们来说毫无必要。”

“那就是了,你又想要现代化,又想不出钱,有这么好的事情吗?”郑传凯又找回了底气,开始反攻。

郝亚威道:“谈判的事情,冶金局可以再派人下来,协助你们和日方讨论。你们也可以再联系一下其他的供应商,看看能不能找到更低的价格。压缩预算是整个国家的统一安排,今年整个经济工作的重点就是关停并转一批投资大、见效慢的项目。如果南钢的1780轧机预算不能压缩下来,那么就只能采取另一套方案。”

“什么方案?”郑传凯问道。

“缓建,”郝亚威道,“推迟两年时间,等国家的经济状况好转了,再重新上马。”

“这个恐怕不合适吧?”冶金厅长乔子远发话了,他没有直接和郝亚威沟通,而是看着坐在郝亚威身边的国家经委冶金局副局长罗翔飞,说道,“老罗,我记得你上次来的时候,跟我们说过,热轧机的上马是刻不容缓的。我还记得你说过,咱们国家一年光进口钢材,就要花费三四十亿美元,合着一天就是上千万美元的支出。如果因为少了4000万美元,就让项目推迟两年投产,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合算吧?”

听到乔子远的话,郝亚威当时就想反驳,罗翔飞拍了拍他的手臂,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微笑着对众人说道:

“刚才乔厅长说的情况,是事实。咱们国家的钢铁生产技术严重落后,用中央领导的话说,叫钢不成材,材不合用,每年都要花费大量宝贵的外汇从国外进口钢材。正因为如此,国家才下决心引进一批钢铁项目,其中也包括了咱们南钢的1780热轧机项目,这个决心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大家也清楚,咱们国家现在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困难,前几年铺的摊子过大,资金严重短缺。如果不能有效地压缩投资规模,那么人民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后续的建设也无法得到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果断下马了一大批项目,包括前面郝处长说到的浦江钢铁厂,为此我们还承担了向外方的巨额违约赔偿。南钢是国家经委重点保障的项目,经委方面也是希望这个项目能够按时投产,缓解国家的外汇紧张形势。但是,原有的预算肯定是不能保证的,压缩4000万,是郝处长他们经过认真计算的结果,国家只有这么多钱,你们不压,别的项目就要下马,这一点我想大家也是能够理解的。

那么,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挖掘潜力,争取把引进设备的资金再压缩4000万下来;二是暂缓这个项目,等待国家经济状况好转后,再重新启动。在两个选择之外,没有第三条路,大家不必再在第三条路上浪费时间了。”

罗翔飞的语气十分平和,但话里的坚定意味,丝毫不比刚才郝亚威要弱。他是以冶金局领导的身份下到南江省来的,他的话基本上就代表着冶金局的最终意见,由不得乔子远等人怀疑。

“这可真的很难办啊。”乔子远挠着头皮说道,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冶金厅的副总工程师陆剑勇,“小陆,你是一直和外商谈判的,你说说看,有没有什么余地?”

陆剑勇扶了扶近视眼镜,讷讷地发言了:“罗局长,乔厅长,其实我们在谈判的过程中,也了解过其他几家日本厂商的报价,三立制钢厂的价格,应当算是最低的了,我们即使再找其他家谈判,恐怕也很难把价钱压下来。如果冶金局方面一定要我们压价钱,那么我想只能从设备上着眼了。

主轧线部分肯定是不能削减的,精整设备这方面,我们原来计划引进的是三条横剪切机组,分为薄板、中板和厚板,如果先只引进两条,把厚板线留到以后再引进,可以减少1200万美元左右。辅助设备的水处理、实验室、维修车间等部分,实在不行也可以先取消,用南钢现有的设施来顶替……”

“实验室怎么能取消?”罗翔飞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南钢现有的实验室设备陈旧,无法适应新型热轧机的需要。届时生产线投产了,实验技术跟不上,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质量保障,这条生产线的效能就要大打折扣了。”

陆剑勇苦着脸点了点头:“罗局长说得很对,所以嘛……”

他说不下去了,其实他也知道,这种削减功能的做法是很不妥当的,实在是领导逼着他出方案,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说了。

乔子远看到会场上又出现了僵局,连忙站起身,假意地看了看手表,然后笑着说道:

“要不,咱们大家先吃饭吧。天大地大,不如自己的肚子大,事情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解决的,总不能饿着肚子想办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