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 9.0
作者: 史冷金
37.46万字 0.2万次阅读 76.9万累计人气值
更新至 《周易》卷之四 2020-08-06 15:22:56
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手机免费阅读
七猫免费小说app
举报
  • 5
    作品总数
  • 113.17
    累计字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23章
简介

《易经的智慧》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一,也是我国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相传是根据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和修改概括而来的,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古代帝王,政治家、军事家、商家均视其为必修之术。

点校说明

《易经大全会解》又名《易经体注会解合参》、《易经体注大全会解合参》,有多种版本。本书是根据嘉庆二十二年(1817)金阊书业堂刻本,参考了其它版本点校的。该书原是我们1995年承担的山东省教育厅古籍点校项目,完成于1996年10月,因为出版困难,一直未能正式出版。

《易经大全会解》的得来完全是偶然的。1982年我研究生毕业回老家招远时,到我在招远一中读书时的高中老同学刘玉良、范桂英夫妇在栾家河的家拜访。我们闲聊时,桂英的母亲问起我所学的专业,当她得知我学的是中国哲学时,很兴奋,从抽屉里拿出一大摞古书,其中有《易经体注会解合参》和《四书味根录》赠送给我。从那时起,我就利用零星的时间阅读这部《易经体注会解合参》,觉得对易理的理解很有帮助。

本书标明的撰辑者是来木臣,但该书实际上是多人合作的成果。朱熹第十八代孙朱采治(建予)、朱之澄(濬宗)参加了编订。来木臣之子来珏(子苍)、来朋(公野)、来喆(濬若)、来林(南乔)、来兢(戒虞)、来(章六),来木臣之侄来炎(南明)、来臸(拟斯),朱采治之侄朱树远(载升)、朱本(大升)、朱树桢(书升)都参加了校对。最后又由朱采治和范紫登参订。

来木臣生卒年月均不详,字尔绳,为明代著名易学家来知德后人,易学家来集之之侄,系浙江萧山人。其著作除本书外,尚有《乐山篇地理书》,有台北武陵出版社出版的新版。

据《明史?来知德传》:“来知德,字矣鲜,四川梁山人。幼有至行,有司举为孝童。嘉靖三十一年举于乡。二亲相继殁,庐墓六年,不饮酒茹荤。服除,伤不及禄养,终身麻衣蔬食,誓不见有司。其学以致知为本,尽伦为要。所著有《省觉录》、《省事录》、《理学辨疑》、《心学晦明解》诸书,而《周易集注》一篇用功尤笃。自言学莫邃于《易》。初,结庐釜山,学之六年无所得。后远客求溪山中,覃思者数年,始悟《易》象。又数年始悟文王《序卦》、孔子《杂卦》之意。又数年始悟卦变之非。盖二十九年而后书成。万历三十年,总督王象乾、巡抚郭子章合词论荐,特授翰林待诏。知德力辞,诏以所授官致仕,有司月给米三石,终其身。”

明清以来萧山就有“无楼不科举,无来不出榜”的俗谚,来氏家族甲第不断,智缨不绝。来集之(1604~?),初名伟才,又名镕,字元成,因傍依倘湖,人称倘湖先生,自号倘湖樵人,又号对山堂,萧山长河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授安庆府推官,中宪大夫,后改任兵科左给事、太常寺少卿。明亡后,卸职还乡,隐居故里三十余年,潜心著述。著有《倘湖樵书》二卷十册(清初著者手定底稿本)凡五种,见《四库全书存目》。著有《读易偶通》、《易图亲见》、《卦义一得》、《春秋志在》、《四传权衡》、《倘湖文集》、《南行偶笔》、《南行载笔》、《倘湖诗余》、《对山堂续太平广记》、《阮步兵陵廨啼红》、《来集之先生诗话》《倘湖近诗七言绝句》、《南行载笔》、《羽族通谱》一卷等,还有戏曲杂剧《女红纱》、《碧纱笼》。

这部《易经大全会解》的特点是兼顾义理和象数,尽量把以前的各种义理和象数的代表性观点集为一处,很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易经》的全貌。涉及到的易学家多达数十个,其中有胡双峰、董盘涧、胡玉斋、陈隆山、王弼、刘子骏、陈潜室、孔安国、邵雍、朱熹、刘云庄、刘歆、蔡西山、蔡虚斋、董鄱阳、赵于钦、蔡觉轩、翁思斋、徐进斋、董天台、蔡节斋、饶双峰、董铢、张中溪、吴临川、刘习静、杨诚斋、李氏、朱汉上、邱建安、徐氏、司马光、伊继山、吴氏、丘氏、陆氏、潘氏、张南轩、李隆山、刘石芝、王临川、大生李氏、柴中行、项平庵、程沙随、钱融堂等。但由于该书的纸质差,印刷不清楚,有很多模糊的地方,甚至还有遗漏,这就使校对的难度相当大。我们尽量参校了其它版本,其中山东省图书馆馆藏来木臣的易学书目有:

《易经大全会解》四卷,(清)朱采治,朱之澄编订,清康熙朱采治刻本,4册(1函);《易经大全会解》四卷,清道光二年(1822)来道添刻本,4册(1函);《易经大全会解》四卷,清道光十四年(1834)金阊步月楼刻本,4册(1函);《易经大全会解》四卷,清道光十七年(1837)姑苏老桐石山房刻本,4册(1函);《易经大全会解》四卷,首一卷,(清)范紫登参订,清同治九年(1870)杜经魁刻本,6册(l函);《易经大全会解》四卷,(清)范紫登参订,清光绪十年(1884)成文堂刻本,4册(1函);《易经体注会解合参》四卷,清道光二年(1822)晋祁书业堂刻本,4册(l函);《易经体注合参》二卷,朱之澄编(善丙本)武英殿刻本,增本1套(2册),封面题“天禄斋易经体注”。

这次由山东大学侯拱辰基金会侯拱辰先生提供出版资助,才使该书得以出版。在此深表谢意。

点校者 蔡德贵 刘宗贤

2006年8月26日